能源安全乃国脉所系,发展之基。随着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持续提升,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且复杂。能源数据作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已成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生命线。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挑战,必须加快补齐制度短板,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体系。这不仅是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
法律体系固本强基,为能源安全提供顶层支撑。我国已构建起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密码法》四部法律为基础,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三部条例为支撑的“四法三条例”安全体系。其中,“四法”分别从网络运行安全、数据安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密码应用与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三条例”则从细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及商用密码管理要求等方面,为数字时代的安全治理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依据。法规体系相辅相成,共同筑牢能源等领域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的法治根基,体现了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智慧。
安全规制确立准绳,我国首部能源领域数据安全综合性部门规章(征)发布。2025年9月1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颁布《能源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据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规范能源行业数据处理活动,切实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促进数据开发利用。该办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的综合性规章,标志着我国能源行业数据安全治理迈入规范化、体系化新阶段。
《办法》全文共计六章三十六条。《办法》系统构建了包含总则、数据安全基本职责、数据保护要求、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在内的完整管理框架。其核心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将能源数据科学划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三个级别,并要求根据不同级别实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强调能源数据处理者特别是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处理者对其数据安全负主体责任,要求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并规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数据安全第一责任人;三是强化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对能源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各个环节提出应综合运用加密、鉴权、认证、脱敏、校验、审计等技术手段进行安全保护;四是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要求建立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上报制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数据安全事件。
炼石通过幻灯片图解形式,对《办法》进行阐释,并拓展解读了“四法三条例”。其中,“四法”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密码法》,“三条例”包括《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及能源行业数据安全应用实践等相关内容。同时,基于炼石自身深耕行业多年所积累的深厚技术实力和丰富服务经验,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政策主要内容。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欢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完善。
关注本公众号并后台回复关键词“炼石就是数据安全198”,即可打包下载炼石图解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PDF版及政策原文。
注:欢迎业界同仁反馈改进、共同完善、交流合作,信息反馈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ciphergateway.com。
注:全部内容请进入“公众号:炼石网络CipherGateway”查看或下载